fbpx

科學素養——人類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

世界經濟論壇(WEF, 2023)預測,未來五年內將有超過 40% 的職場技能被重新定義,當 AI 正在快速改變人才需求,提問力、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力,將是人們能否因應複雜多變世界的關鍵,而這些能力正是——科學素養。

然而,根據 2023 年 TIMSS 國際評測數據,儘管台灣學生的科學能力表現名列全球前三,但不喜歡科學的比例從四年級的 46% 提高到八年級的 61%,遠高於國際平均的 24% 和 27%,突顯出一個深層的警訊:學生雖然能考高分,卻難以看見科學與自身生活、職涯、甚至未來社會的連結。

教育,是人才永續的起點,更是永續解方的關鍵

如今的教育,除了知識傳遞,更需要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與探究能力,這不只是教育政策面臨的挑戰,更是企業與國家培育未來人才的關鍵。

面對經濟、政治動盪等複雜議題成為常態的現今,教育不僅是國家競爭力的根基,亦深刻影響企業的永續發展。在推動淨零轉型與實踐 ESG 的同時,如何透過教育深化人才韌性、孕育具跨域整合與科學素養的人才,已成為國家、企業與教育現場需共同正視的議題。

科學人才的永續 由產 × 官 × 學跨域接力

如果我們期待孩子具備問題解決力,成為未來世界永續解方的關鍵人才,必須由教育政策的推動、現場教師的實踐,以及願意攜手挹注資源的企業,三方攜手共築,才能打造科學人才的永續藍圖。

這場論壇,是一場跨領域的接力,誠摯邀請你與我們同行,讓科學素養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,而是每個孩子都該擁有的能力。

論壇亮點

匯集產官學三方觀點
一次掌握科學教育現況與未來趨勢

提供參與科學教育的多元方式
有效迎戰 AI 時代下的人才培育挑戰

分享孵育 STEM 人才的實務歷程
讓投入轉化為具體而永續的影響力

講者陣容

主持人

嚴天浩

LIS 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

林以涵

社企流執行長

陳雅慧

親子天下總編輯

與談人

陣容將陸續公布,敬請期待!

吳穎沺

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

李旺龍

國科會科學教育處處長

李麗菁

臺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領域副召集人 / 臺南市立大橋國民小學教師

議程

活動日期   2025 年 9 月 19 日(五)
活動地點   台北文創大樓 6 樓(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 88 號 6 樓

活動日期   2025 年 9 月 19 日(五)
活動地點   台北文創大樓 6 樓

14:00 – 14:30

論壇開場

14:30 – 15:30

Part 1

以政府與專家視角:開啟下一步科學教育的起點

主持人
LIS 情境科學教材 創辦人 嚴天浩

與談人
教育部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吳穎沺
國科會 科教發展與國際合作處處長 李旺龍

主持人
  LIS 情境科學教材 創辦人 嚴天浩

與談人

  • 教育部 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吳穎沺
  • 國科會 科教發展與國際合作處處長 李旺龍

從政策視野到教學實務,深入探討 AI 時代下「科學」與「工程」教育的定位與跨界協作的可能。

 

► 講座重點搶先看:

  • 由教育部與國科會代表領航,掌握最新人才培育方向與教育支持策略。
  • 從實務經驗出發,剖析「科學」與「工程」在教育與社會中的角色差異。
  • 探討如何為教育現場注入持續多元的支持,讓科學思維融入孩子的學習日常。

15:30 – 16:20

Part 2

企業為何參與教育?從人才培育看見社會與產業的雙贏路徑

主持人
社企流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以涵

與談人
台灣美光 代表
應用材料公司 代表

主持人
  社企流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以涵

與談人

  • 台灣美光 代表
  • 應用材料公司 代表

延續政策端對未來科學教育的行動呼籲,由企業接棒分享對 AI 世代人才能力組合的觀察,並回應科學素養在產業中的角色與意義。結合多年參與科學教育與 CSR/ESG 實務經驗,提出投入教育的動機與切入點,為與教育現場的合作鋪路,拓展共育人才的可能。

16:20 – 17:20

Part 3

從現場經驗出發:教師如何實踐、連結、擴散改變

主持人
親子天下總編輯 陳雅慧

與談人
新北市國教地方輔導團自然科學分團國中組 專任輔導員 / 新北市立三多國民中學 陳學淵 教師
臺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領域副召集人 / 臺南市立大橋國民小學 李麗菁 教師

主持人
  親子天下總編輯 陳雅慧

與談人

  • 新北市國教地方輔導團自然科學分團國中組 專任輔導員 / 新北市立三多國民中學 陳學淵 教師
  • 臺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領域副召集人 / 臺南市立大橋國民小學 李麗菁 教師

從教育現場出發,分享如何在有限資源下串連支持,讓每份投入真正轉化為對孩子有感的改變。


► 講座重點搶先看:

  • 邀請縣市教育輔導團代表,分享長期扎根校園、陪伴教師的第一線實務經驗。
  • 解析教師如何透過社群增能與整合各方資源,突破師資不足與教學資源不均等挑戰。
  • 提供資源投入者關鍵現場洞見,讓每份支持得以落地實踐、真正幫助孩子。

17:20 – 17:30

論壇落幕

合適對象

關注 ESG 永續行動

  • 如何有效推動 ESG、教育倡議?
  • 如何確保每一份支持真正回應教育現場的需求、發揮具體長遠的影響力?
  • 如何理解教育現場、政策趨勢,掌握培育永續人才的關鍵素養?

關注國中小科學教育

  • 如今的教育政策與產業動向,對第一線教學現場有何影響?
  • 如何善用跨界資源,有效投入於教學現場與孩子身上?
  • 如何讓社會更理解教育現場,成為推動科學教育的共同行動者?

關注 STEM 教育議題

  • 教學現場如何培育孩子擁有科學素養、孵育未來的永續人才?
  • 面對 AI 與科技浪潮,如何重新理解並提供對孩子有益的 STEM 教育?
  • 如何找到推動科學教育的切入點,打造全民參與的科學文化生態圈?

歡迎關心科學教育的公民共襄盛舉,在論壇收穫深入洞見與參與共創的機會!

協力夥伴

主辦單位

LIS 情境科學教材

公益贊助

台灣應用材料

台灣美光科技

倡議夥伴

KPMG 安侯建業

社企流

Copyright © 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社團法人台灣線上教育發展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