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初任自然老師教學指南!開學準備、學期備課資源一篇統整

本篇整理開學前自然老師的準備要點,從活用教師手冊到線上資源,常見疑問一次統整,幫助你快速掌握方向、減輕焦慮,穩健展開教學第一步!

開學前的3項準備:了解班級狀況與設備

1.了解班級屬性,調整教學策略

同一套教材在不同班級用起來,效果可能差很多。事前問問曾任教這個班的老師,了解班上孩子的學習習慣、氣氛(例如:是否容易躁動、孩子彼此之間是否感情融洽)、是否有特殊生或特別需要注意的孩子,也能順便掌握學生的學習資源背景(像是有沒有補習、家中是否有支持學習)。這些資訊都有助於調整教法、事先避開地雷。

2.妥善佈局自然教室空間

教室空間不是只是放器材的地方,而是孩子學習的場域,可以思考有哪些東西擺在教室,能幫助孩子課前預習或課後延伸?像是天文教具、實驗用的簡易展示區⋯⋯,這些物件不只是裝飾,而是在傳遞你希望孩子怎麼學自然。

3. 事前檢查教具與設備

自然課很依賴器材,開學前的清點能幫你掌握:有哪些教具是現成可用的?哪些損壞了?有沒有耗材需要補?一旦發現問題也能盡早和學校聯繫、提出需求,替接下來的操作課預留空間。

開學前如何備課?善用教師手冊與免費教學資源

對新手老師來說,最容易入手、也會長期陪伴你的資源就是「教師手冊」。這份手冊不只是課本的說明書,更是你備課的好夥伴。接下來一起看看如何善用教師手冊減輕負擔,也分享如何在一套共通的教材架構下,長出屬於自己課堂的樣子。

1. 搭配行事曆,掌握全貌不焦慮

多數出版社都會提供建議的授課進度表,但每間學校的節奏不一樣。像是戶外教學、運動會、親職日,甚至一場颱風假,都可能打亂你的進度安排。

建議可以將「學校行事曆」印出來,並搭配教師手冊的建議進度,簡單標註每週預計完成的課程(例:第1週_第一單元),並預留1~1.5週的彈性時間作為緩衝或複習,讓你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,依然有空間調整,不會被壓力逼得喘不過氣。

2. 抓住單元目標,讓每堂課都有重心

教師手冊中的「單元目標」是你規劃課程最重要的依據。清楚知道這一堂課、這一個單元的重點是什麼,能幫助你聚焦,課堂上不致於手足無措,學生也能更好地吸收各個單元重點。

3. 尋找可支援的教學資源,讓備課不再從零開始

可以尋找網路上自然課的教學資源,像是 LIS 情境科學教材這類公益性質的資源,便是專為國小自然老師量身設計,依照課綱核心單元拆解教材內容,對應各版本教科書,提供一套可直接應用、也能彈性調整的課程設計,幫助老師快速了解教學脈絡,掌握課堂節奏,不再只能單打獨鬥!

如何上好一堂自然課?用LIS教材引起動機、提供學習鷹架

可以把每堂課想成五個環節:引起動機、提供鷹架、提出假設、實驗驗證,最後檢核學習,透過情境故事引起動機,搭配教具與圖卡讓學生動手操作,並且利用學習單幫助老師掌握學生的理解狀況。目標清楚,課堂才會有方向,也才有空間讓你加入自己的教學風格與創意。

例如新學期要上國小四年級自然,老師可以運用 LIS 情境科學教材中的新科學探險隊「電路單元」影片進行授課。LIS 將電路單元概念進行有系統的拆解,並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學習流程,協助老師可以實踐五個關鍵教學步驟:

1.刻意安排問題情境,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

2.提供適切的鷹架,幫助理解概念

3.讓孩子自己提出可以解決問題的假設

4.引導進行驗證與探究

5.檢核學習效果

    以 電路單元 EP1〈通路〉這集為例:

    國小電路實驗備課影片

    引起動機:讓孩子透過情境劇情,跟著影片角色們一起處理遇到的問題。如主角在進入洞窟進行冒險時,遇上「手電筒不亮」的挑戰,讓孩子們可以代入情境,跟著主角一起找出原因、解決困境,此時也可以按下暫停,向孩子提問,引導孩子思考與討論。

    國小電路實驗 燈泡發亮規則
    國小電路實驗 導體 不良導體

    「實驗」作為解決問題的鷹架:影片會提供聯想與引導操作,當主角的智囊團,同時也讓這些線索引導正在看影片的孩子們。播放時可以不使用實驗段落的影片,直接在課堂上讓孩子們操作!觀察五種不同連結方式的結果,引導孩子說出自身的觀察與發現,進而歸納出「要連成完整的一個迴圈才能使燈泡發亮」、理解電路概念。此外,LIS也提供學習單,讓老師可以搭配教學簡報在課堂上使用,讓孩子思考課堂所學與複習,確認孩子的吸收狀況與理解。

    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:讓孩子根據剛剛學習到的電路概念,提出自己的假設,要怎麼解決「為什麼手電筒不亮?要怎麼讓手電筒發亮?」。最後再播放影片與孩子「對答案」,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與主角經歷了同樣的思考歷程、並且與主角一起成功的解決了問題!也可以使用與影片相同的手電筒,讓孩子實際「修復手電筒」,獲得滿滿的成就感!

    電路怎麼跑 電路流動

    檢核學習效果:影片結尾的「鹹聊時間」更會進行素養導向思考,加深學生對通路與斷路的理解,透過生活化的案例,將學會的科學知識與生活經驗連結,除了檢核學習效果,更能做到知識的學習遷移!

    LIS提供學習單讓老師可以搭配教學簡報在課堂上使用,讓孩子思考課堂所學,確認孩子的吸收狀況與理解。

    以前要開好幾個分頁找教材、下載學習單、看怎麼教,但上 LIS 官網已經幫我整理好所有教學資源,從影片教材、單元重點、學習單到備課簡報,一頁就能完整掌握一個單元的教學節奏與資源內容,真的很方便!——苗栗坪林國小許老師使用LIS教材後的回饋

    這些素材都可以直接依你班級的狀況進行微調與延伸,大幅減少備課時間,讓你更有餘裕關注學生的狀態。

    假如不確定怎麼運用教材?或擔心整堂課無法直接播一整部影片?也可以參考LIS的教學示範影片或是免費報名研習,讓你不只看得懂教材,更能看到「怎麼教」,無論是第一次使用 LIS,還是想優化教學流程,這些資源都能幫助你更快進入狀況,教得安心,也更從容。

    開學前這樣做,自然課備課有效率更輕鬆!

    1.進入 LIS 官網

    2.點選上方選單【探索教材 → 教材總覽

    3.根據你即將任教的年段與主題,選擇對應單元

    4.點進單元頁面即可:

    • 觀看影片引導
    • 下載教學簡報與學習單
    • 搭配教師教學說明備課

      可以參考下圖LIS教材應用圖

      其他備課靈感參考:

      備課的思維訓練與模式建立

      班級經營技巧不私藏!國小老師分享班經4大關鍵

      國小老師一天怎麼過?女老師全紀錄充實日常

      目錄